儿童在记忆上显示出如下的特征:
1.记得少,忘得快
儿童记忆的范围和记忆维持的时间,是伴随年龄的增长而扩大和延长的。1岁左右的儿童记忆的范围非常小,起初只能认母亲、亲人,然后才能再认周围的事物。他们记忆维持的时间非常短,比如将他们和一块生活的亲人分开一个月,再相见时就不认识了;婴幼儿园的小朋友一堂课上能掌握一首儿歌或一个故事,不久就忘了。
2.记忆缺少目的性
上学前儿童的记忆非常难服从一个有目的活动,他们的记忆以无意识记为主,他们只对形象鲜明的对象,引起兴趣的事物或引起强烈情绪体验的事能记住。
要年婴幼儿童将记忆专门作为有目的活动是困难的。5、6岁的儿童有意识的能力开始进步起来,如大人委托他做某件事,他会运用简单的记忆办法,如重复大人说的话来记住这件事。进入小学后,在教育的影响下,有意识记的能力得到较快进步。
3.记忆办法呆板
成人的记忆一般是通过对要记忆事物的理解,找出事物的主要特点和内在联系,抛弃事物非主要部分,进行意义识记,而儿童因为受常识和经验的限制,不会进行这种剖析,较多地对事物表面进行机械识记。比如成人和儿童同时遇见一个第一次见面的人,成人记住的是这个人的面貌特点,而儿童记住的可能是这个人的衣着颜色等等。但学前儿童更不是完全没意义识记,对他们能理解的事物也会进行一些意义识记。
4.记忆不精确
儿童记忆的精确性也是伴随年龄增长而提升的。年婴幼儿童记忆不精确表目前记忆不完整、相互混淆、歪曲事实和易受暗示等方面。比如婴幼儿听了一个故事,他只记住有兴趣的某个细节,整个故事的情节却记不住,或者把另外故事的情节也混在一块。又如一个妈妈问婴幼儿园回来的孩子,今天舅舅到婴幼儿园看你了吗?他回答说是的,事实上他舅舅今天没来而是不久前来过,他被妈妈一问就觉得今天来过了。这是因为记忆不精确加上以臆想来补充记忆而导致的。伴随年龄的增长这样的情况是会改变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