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广 热搜: 化学  高中  数学  初中  英语  小学 

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提到了哪个的住所

   日期:2024-03-16     来源:www.aerpp.com    浏览:482    
文章简介:刘禹锡在《陋室铭》中借诸葛亮草庐、杨子云玄亭,类比个人陋室,以表明以二人为自己楷模,反映古时候贤人自况的思想,暗示了陋室不陋、内涵丰富的意思。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提到了哪个的住所刘禹锡的《陋室铭》中借用了诸葛亮和扬子云的住处引源于己的陋室。

刘禹锡在《陋室铭》中借诸葛亮草庐、杨子云玄亭,类比个人陋室,以表明以二人为自己楷模,反映古时候贤人自况的思想,暗示了陋室不陋、内涵丰富的意思。

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提到了哪个的住所

刘禹锡的《陋室铭》中借用了诸葛亮和扬子云的住处引源于己的陋室。

《陋室铭》中的原句:“南阳诸葛庐,西蜀子云亭”。

顾名思义:“南阳诸葛庐”,是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之前,隐居在河南南阳所搭建的茅草屋。

“西蜀子云亭”是西汉著名文学家扬雄在四川绵阳留下的一座亭子。

两处建筑都是简陋至极,却由于居住者而名闻天下,非常不错地回话了开篇“山不在高,有仙则名;水不在深,有龙则灵”。再简陋的住处,只须居住者品德高洁、对当时的社会贡献和影响力较大,于后人来讲,陋室也是一笔丰厚的遗产。

《陋室铭》的原文及讲解

【原文】:

《陋室铭》

唐 · 刘禹锡

山不在高,有仙则名。水不在深,有龙则灵。斯是陋室,惟吾德馨。苔痕上阶绿,草色入帘青。谈笑有鸿儒,往来无白丁。可以调素琴,阅金经。无丝竹之乱耳,无案牍之劳形。南阳诸葛庐,西蜀子云亭。孔子云:何陋之有?

【注解】:

陋室:简陋的屋子。

铭:古时候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,叫“铭”,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。这种文体通常都是用骈句,句式较为整齐,朗朗上口。

在:在于,动词。

名:出名,著名,名词用作动词。

灵(líng):名词作动词,看上去有灵气。

斯是陋室(lòu shì):这是简陋的屋子。斯:指示代词,此,这。是:表一定的判断动词。陋室:简陋的屋子,这里指作者我们的屋子。

惟吾德馨(xīn):只由于(陋室铭)的铭文(就不感到简陋了)。惟:只。吾:我,这里是指(陋室铭)的铭文。馨:散布非常远的香气,这里指(品德)高尚。《尚书·君陈》:“黍稷非馨,明德惟馨。”

苔痕上阶绿,草色入帘青:苔痕碧绿,长到阶上;草色青葱,映入帘里。上:长到;入:映入。

鸿儒(hóng rú):大儒,这里指博学的人。鸿:同“洪”,大。儒,旧指念书人。

白丁:平民。这里指没什么学问的人。

调(tiáo)素琴:弹奏不加装饰的琴。调:调弄,这里指弹(琴)。素琴:不加装饰的琴。

金经:如今学术界仍存在争议,有学者觉得是指佛经(《金刚经》),也有人觉得是装饰精美的经典(《四书五经》)。金:珍贵的。金者贵义,是珍贵的意思,儒释道的经典都可以说是金经。

丝竹:琴瑟、箫管等乐器的总称,“丝”指弦乐器,“竹”指管乐器。这里指奏乐的声音。

之:语气助词,不译。用在主谓间,取消句子的独立性。

乱耳:扰乱双耳。乱:形容词的使动使用方法,使……乱,扰乱。

案牍(dú):(官府的)公文,文书。

劳形:使身体劳累(“使”动使用方法)。劳:形容词的使动使用方法,使……劳累。形:形体、身体。

南阳:地名,今河南南阳。诸葛亮在出山之前,曾在南阳卧龙岗中隐居躬耕。诸葛亮,字孔明,三国时蜀汉丞相,著名的人物,出仕前曾隐居南阳卧龙岗中。

扬雄:字子云,西汉时文学家,蜀郡成都人。

庐:简陋的小屋子。

孔子云:孔子说,云在文言文中一般都指说。

何陋之有:即“有什么之陋”,是宾语前置。之,助词,表示强烈的反问,宾语前置的标志,不译。

谈笑有鸿儒:谈笑间都是学识渊博的人。鸿:大。

【翻译】:

山不在于高,有了神仙就会有知名度。水不在于深,有了龙就会有灵气。这是简陋的房屋,只不过我品德好就感觉不到简陋了。苔痕碧绿,长到台上,草色青葱,映入帘里。到这里谈笑的都是博学之人,交往的没常识浅薄之人,可以弹奏不加装饰的琴,阅读珍贵的经文。没弦管奏乐的声音扰乱耳朵,没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。南阳有诸葛亮的草庐,西蜀有扬子云的亭子。孔子说:这有哪些简陋的呢?

《陋室铭》全诗赏析

《陋室铭》聚描写、抒情、议论于一体。通过具体描写“陋室”安静、高雅的环境和主人优雅的风度来表述自己两袖清风的情怀。文章运用了对比,白描,隐寓,用典等手法,而且压韵,韵律感最强,读来金石掷地又自然流畅,一曲既终,犹余音绕梁,叫人回味无穷。

文章层次明晰,先以山水起兴,点出“斯是陋室,惟吾德馨”的主旨,接着从室外景、室内人、室中事方面着笔,渲染陋室不陋的优雅境界,并引古时候俊彦之居,古时候圣人之言强化文意,以反问作结,余韵悠长。

文章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,洁身自爱、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。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,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。

《陋室铭》的作者介绍

刘禹锡(772–842),字梦得。汉族,国内唐朝彭成(今徐州)人。唐朝文学家,哲学家,自称汉中靖王后裔。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,有“诗豪”之称。793年,刘禹锡进士及第,为监察御史。后历任连州刺史、礼部郎中、苏州刺史等职。842年卒,追赠户部尚书。代表作有《陋室铭》《竹枝词》《天论》等。

 
标签: 知识
打赏
 
更多>相关推荐

推荐图文
今日推荐
点击排行
网站首页  |  关于我们  |  联系方式  |  使用协议  |  版权隐私  |  网站地图  |  排名推广  |  广告服务  |  积分换礼  |  网站留言  |  RSS订阅  |  违规举报